福建省素有“山海畫廊,人間福地”之美譽,這里自然山川秀美、人文底蘊深厚。
新時代新征程上,福建深入落實“四個更大”重要要求,以拼的姿態、搶的勁頭“深學爭優、敢為爭先、實干爭效”,發揮比較優勢、突出福建特色,奮力打造富強福建、創新福建、活力福建、幸福福建、美麗福建、平安福建,努力讓中國式現代化在八閩大地綻放蓬勃生機、展現獨特魅力。
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
奮力打造富強福建
2012年以來,福建經濟發展不斷取得新成績,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連上4個萬億元臺階。2022年,福建省地區生產總值已超5萬億元。
高質量發展是打造富強福建的首要任務。福建正奮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,堅定不移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,持續做強萬億級支柱產業,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,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,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,全面提升實體經濟競爭力。堅定不移做優做強做大數字經濟、海洋經濟、綠色經濟、文旅經濟,加快培育更具競爭力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體系,加快打造海洋優勢產業集聚區和新興產業集群,加快發展綠色低碳產業,加快建設全域生態旅游省。堅定不移統籌城鄉區域發展,全面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、鄉村振興戰略,持續推進新時代山海協作。堅定不移落實“兩個毫不動搖”,傳承弘揚、創新發展“晉江經驗”,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。
深入實施科教興省戰略
奮力打造創新福建
2012年以來,福建全省研發投入增長2.1倍,年均增長15.2%,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4.8倍,已形成21個超千億元產業集群。
福建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,深入實施科教興省戰略,奮力打造創新福建。以更高標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,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,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,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。以更大力度打造科技創新體系,深化科技體制改革,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機制;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,強化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,增強自主創新能力。以更實舉措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,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,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良好環境。
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
奮力打造活力福建
2012年以來,福建抓住國家賦予的先行先試政策機遇,打響改革攻堅戰、開放主動戰,重點實施76個重大改革方案。福建打造出醫改、林改等一批具有顯著標識度和全國影響力的改革品牌,有力拓展發展潛力空間。
當前,福建正持續深化系統集成改革,協同高效推進“放管服”、要素市場化配置、醫改、林改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,形成更多具有福建特點的改革成果;持續深化制度型開放,高質量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,高標準打造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,高水平推進福建自貿試驗區擴區提質,積極探索實施部分自由貿易港政策,提升貿易投資合作水平;持續深化閩臺融合發展,建好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,打造臺胞臺企在閩的美好家園;持續深化閩港閩澳合作,深入實施回歸工程,引僑資、聚僑力、匯僑智,吸引更多海外僑胞投身家鄉建設。
扎實推動共同富裕
奮力打造幸福福建
福建凝心聚力惠民生,超七成財政支出投向民生社會事業,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升,民生福祉持續增進。
扎實推動共同富裕,福建正奮力打造幸福福建。健全與經濟增長相適應的居民收入增長機制,增加低收入者收入,擴大中等收入群體;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,促進重點群體就業,幫扶困難群體就業,支持創業帶動就業、多渠道靈活就業,穩定和擴大就業容量;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,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,完善基本養老、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,提高養老托育、社會優撫、醫療衛生、住房保障等服務供給質量;健全生育支持政策及配套措施;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,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。
全面深化生態文明建設
奮力打造美麗福建
八閩大地多山、多水、多綠。福建牢記“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”,始終堅持綠色發展,努力建設好全國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,推動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、相促進。2017年至2022年,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持續降低。
建設美麗中國示范省,福建正全力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,落實全面節約戰略,落實碳排放總量和強度“雙控”制度,分步驟分領域分行業推進碳達峰行動;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建設美麗城市、美麗鄉村、美麗河湖、美麗海灣、美麗園區;全力抓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,完善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;全力推進生態文明治理體系改革創新,探索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,深化生態保護補償等制度改革。
著力提升社會治理效能
奮力打造平安福建
福建統籌發展和安全,加快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,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加安心舒心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扎實推進,應急管理改革發展持續深化,糧食安全和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更加有力,防范化解風險有力有效。
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建意義重大。福建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,確保糧食、能源資源、金融、網絡、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;全面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,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,防范化解重大風險;全面加快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,完善網格化管理、精細化服務、信息化支撐,建設人人有責、人人盡責、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