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able id="48l8w"></table>
  1. <p id="48l8w"></p>
    <p id="48l8w"></p>
        <p id="48l8w"><strong id="48l8w"><xmp id="48l8w"></xmp></strong></p>
        鯉城新聞
        鯉城“點題整治”成果公布!滿不滿意,您來評!
        2023-03-17 18:33:10 星期五 來源:鯉城新聞網

        2022年,鯉城區紀委監委認真落實中央紀委國家監委、省紀委監委、市紀委監委和區委部署要求,立足“監督的再監督”,緊盯重點行業、關鍵領域漠視損害群眾利益問題背后的責任、作風、腐敗問題,深化運用“點題整治”,健全完善“群眾點題、部門答題、紀委監督、社會評價”工作機制,督促各個牽頭單位認真落實主體責任,相關派駐紀檢監察組跟進監督,有效貫通“兩個責任”,推動整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。


        鯉城區紀委監委公布

        2022年度“點題整治”群眾身邊

        腐敗和不正之風工作成果


        01

        整治校外培訓機構不規范問題,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。

        全區累計排查校外培訓機構84個次,查處違規問題機構53個;拆除、撤除違規廣告43處,關停、取締無證無照違規培訓教學點7個;壓減2所證照齊全學科類培訓機構;發出《校外培訓機構違規辦學行為警告單》12份,《責令整改違規辦學告知書》92份;公布8批次共32所校外培訓機構“白名單”、21所“黑名單”;完成非學科類培訓企業變更登記8家,立案查處校外培訓違法違規廣告行為8起。

        (牽頭單位:區教育局、區市場監管局)


        02

        整治城區中小學課后服務質效不高問題,滿足學生和家長多樣化需求。

        2022年秋季我區實現課后服務“2+N”模式全覆蓋,其中城區實現“2+3”(2項基本服務+3項拓展服務)課后服務模式的學校達100%。(牽頭單位:區教育局)


        03

        整治醫療機構不合理的重復檢查問題,推進規模為三級的醫院間醫學檢查結果互認、資源共享。

        通過醫聯體建設、城市醫療集團建設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心電診斷、醫學影像診斷報告900余份。積極對接市級質量控制中心,定期邀請市級專家指導,目前醫學影像專家定期坐診基層醫療機構3人,累計服務患者600余人次。(牽頭單位:區衛健局)


        04

        整治醫務人員收受“紅包”問題,創建“無紅包”醫院。

        建立投訴監督、宣傳告知、出院回訪、績效考核、退回上交等工作機制,全區所有(9家)公辦醫療機構及所有(3家)二級民營醫院100%開展“無紅包”醫院創建活動,對住院患者100%回訪,累計拒收或上交“紅包”9人次、1.2萬元。(牽頭單位:區衛健局)


        05

        整治醫保監管領域“假病人、假病情、假票據”等惡性欺詐騙保行為,規范醫?;鹗褂?。

        全區共檢查定點醫藥機構174家,約談醫保定點機構3家,解除醫保定點協議1家,追回或拒付違規使用醫?;?27.8萬元,依協議收取違約金95.97萬元;辦結行政處罰案件4件,罰款1.14萬元;移送公安機關涉嫌欺詐騙保犯罪線索1條,協助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嫌疑人2人,辦結欺詐騙保舉報線索1件。(牽頭單位:鯉城醫保分局)


        06

        整治困難群眾“漏?!薄奥┚取眴栴},加強低保、特困、孤兒、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保障。

        全區以實現“應保盡保、應救盡救”為目標,健全和完善七項工作制度,全面筑牢民生兜底保障防線。社會救助保障對象總量穩步提升,共有低保對象876人,較2021年底增加43人;特困人員120人,較2021年底減少1人;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30人,較2021年底增加3人;低保邊緣人口134人,較2021年底增加120人。(牽頭單位:區民政局)


        07

        整治在建工程項目拖欠工程款、農民工工資問題,保障農民工權益。

        全區協調處理在建工程項目欠薪案件18件,解決31名工人工資28.55萬元;通過專戶發放農民工工資8757.43萬元,解決2個房建項目拖欠工程款1910萬元;對2個涉嫌未落實農民工工資專戶的項目下發《責令整改通知書》,督促存在問題的項目限期落實整改工作;對1個施工單位無資質承攬業務的行為進行立案查處,處罰金額3465元。(牽頭單位:區住建局、區人社局)


        08

        整治城區范圍內的建筑施工、社會生活、交通、工業生產等夜間噪聲擾民問題,開展“靜夜守護”行動。

        全區共檢查社會生活點位1673個次、建筑施工點位1338個次、交通運輸點位118個次、工業企業148家次。劃定娛樂健身活動區域2個,新增機動車噪音違法電子警察抓拍系統2個,推進建筑工地安裝噪聲自動監控設備20套。發現并督促整改各類噪聲擾民問題547個,立案處罰6起,處罰金額7.68萬元。(牽頭單位:鯉城生態環境局)


        09

        整治臟亂差店家入駐外賣平臺問題,強化外賣商家審核監管。

        全區共檢查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2612戶次,發現問題線索58條,其中檢查發現44條,群眾舉報14條,群眾投訴線索按時初查率和按時辦結率100%。證照公示率98%以上,線下檢查合規經營率達95.3%以上。委托第三方開展線下餐飲食品安全監督抽檢300批次、線上餐飲食品安全監督抽檢150批次。(牽頭單位:區市場監管局)


        10

        整治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,牢牢守住耕地紅線。

        強化“技防+人防”巡查,加大區、街道、社區三級網格動態巡查力度,配合市里嚴厲打擊新增違法占用耕地行為,扎實做好省級下發疑似圖斑摸排認定和自行摸排線索核實,經排查未發現新增亂占耕地建房問題。借助“新媒體”宣傳,制作原創動漫宣傳視頻《守護“糧”心》,并通過微信公眾號,廣泛宣傳《土地管理法》等法律法規,形成保護耕地的社會共識,堅決遏制“非農化”“非糧化”,牢牢守住耕地紅線。(牽頭單位:區自然資源局)


        11

        整治城區公共空間違規設立經營性停車場問題,規范收費管理等行為。

        全區共出動執法人員600余人次,抽查41個機動車停放場所,規范紅梅新村、金洲街、七星街、南環路、興賢路等停車位管理。結合古城周邊老舊小區改造增補停車位200余位,新建中僑皮革廠停車場、興賢路浦口環島旁停車場、興賢路與錦工中路停車場等公共停車場3個,完成停車位建設390個。(牽頭單位:區城市管理局)


        12

        整治物業公司侵占業主公共收益、收入及分配不公開等問題,切實維護業主利益。

        全區共組織對81個物業小區進行全覆蓋排查整治,共查處1家物業服務企業,處罰金額1萬元,累計收繳公共收益973.84萬元,其中轉至專項維修資金專戶共588.55萬元,轉業委會專戶共385.29萬元,保障52230戶業主的合法權益。(牽頭單位:區住建局)


        13

        整治社區集體“三資”管理不規范,合同不規范、個別資產資源被無償占用等問題,維護群眾利益。

        全區共查擺社區集體“三資”管理方面問題15件,核查“三資”合同不規范方面問題15件,合同金額107.24萬元,全部完成整改,共收回資金191.48萬元。(牽頭單位:區農水局)


        14

        整治邊遠地區和特殊人群“看病難”問題,建立巡診機制服務群眾。

        抽調市屬醫院7名中級以上醫師到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巡診。通過門診坐診、教學查房、學術講座、業務培訓、上門服務等方式,服務群眾,帶教提升基層醫務人員技術水平。累計診治病患839人次,開展16個病例討論、13場業務講座、5次義診咨詢。(牽頭單位:區衛健局)


        15

        整治新建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使用管理問題。

        對中南濱江銘悅、寶嘉譽峰、皇江御景、世茂云璟等4所新建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進行二次裝修及設備采購,于2022年秋投入使用;2022年完成三盛璞悅里、源昌江南城、金泰花園一期等3所新建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移交工作。(牽頭單位:區教育局)


        16

        進一步深化“平安校園”建設,開展古城愛心護學崗。

        全區區屬中小學幼兒園共成立121支“古城愛心護學崗”家長志愿者隊伍,家長志愿者共28333人,公安部門通過科學部署執勤站點和巡邏路線,每天出動警力400余人次,確保上學放學高峰時段、校園周邊重點路段的日常執勤警力充足。(牽頭單位:泉州市公安局鯉城分局、區教育局)


        17

        開展少年關愛行動,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。

        2022年,共開展各類普法活動46場次,受眾17200人次,開展庭審觀摩活動2場,旁聽案件4件,參與活動的師生和家長近百人;共組織10名涉案未成年人開展志愿服務活動;對存在罪錯行為、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開展心理健康評估和疏導21人,有3名未成年被害人經評估后,依據心理健康評估報告,共獲得賠償6.1萬元;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沙龍6次,為31個涉案未成年人家庭開展家庭教育指導,送達督促監護令26份。(牽頭單位:區檢察院)


        18

        推動住宅小區長效管理,促進和諧社區建設。

        全區共231個小區啟動推進工作,成立了145個小區業委會,214個小區實現長效管理,基本完成業主大會召開和業主委員會成立工作。全年累計開展現場指導培訓會70余場,共有900多人(次)參加培訓。(牽頭單位:區住建局)


        19

        推動老舊小區改造,提升老舊片區居住品質。

        全區累計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33個,受益居民19257戶,改造建筑面積219.615萬平方米。重點解決居民居住安全、群眾反映迫切、改造意愿強烈的問題,全面引入可持續發展的老舊小區長效管理機制,完成雨污水管網改造300多公里,設置小區智能監控120處,電動車智能充電棚65座。(牽頭單位:區住建局)


        責任編輯:賴良德
        少妇人妻好深太紧了A片视频